精彩推荐

龙虾产业:下一个螃蟹

569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6-8-4 00:00:00
分享到:
龙虾,昔日无人注意、可有可无的草根水产,如今身价日增。前些年,鲜活龙虾每公斤仅卖到3~5元,而目前则涨到每公斤20~50元。
龙虾的热卖,导致自然捕捞的龙虾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龙虾人工养殖热潮逐渐被掀起,并有望成为一个新兴黄金产业。&nbsp
&nbsp&nbsp&nbsp&nbsp养殖规模:&nbsp将仅次于河蟹产业
&nbsp&nbsp&nbsp&nbsp&nbsp龙虾生命力极强,对水质要求不严,适于湖泊、池塘、湿地、江河、水渠、水田和沼泽地养殖,能耐40℃以上的高温和-15℃以下的低温,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能养殖和自然越冬。由于市场价格的作用,群众养殖龙虾的热情高涨,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我省龙虾养殖模式有:池塘主养龙虾,鱼种塘套养龙虾,稻田养殖龙虾,圩滩地混养龙虾,芦滩地养殖龙虾,茭白、藕、水芹菜等水生经济作物轮作田养殖龙虾等,这些养殖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推广应用。因此,笔者认为,经3~5年的发展,龙虾养殖有可能成为仅次于河蟹养殖的又一大水产产业,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nbsp
&nbsp&nbsp&nbsp&nbsp发展趋势:&nbsp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nbsp&nbsp&nbsp&nbsp&nbsp龙虾是外来物种,在我国的文化底蕴较浅,虽然有“龙虾节”等活动,但随着龙虾人工养殖快速发展、龙虾养殖规模日渐扩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市场供求终将出现逆转,龙虾养殖应向着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龙虾产地建设、品牌创建,拓展龙虾营销空间,提升商品龙虾附加值,加上市场和政府的综合作用,促进资金、劳动力、技术、企业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品牌龙虾产品聚集,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虾品牌产品,形成能代表江苏形象的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龙虾品牌产品,是龙虾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
&nbsp&nbsp&nbsp&nbsp养殖方向:&nbsp软壳龙虾前景广阔
&nbsp&nbsp&nbsp&nbsp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龙虾主要是硬壳虾,其直接可食部分只有15%左右,影响了龙虾价值的进一步提升。而软壳虾的可食部分能提高到90%以上。试验表明,龙虾所蜕掉的壳平均占原体重的54.5%。龙虾在蜕壳过程中将整个身体的外壳彻底地蜕掉,包括虾的所有附肢、鳃和胃。蜕掉的壳是人类不易消化吸收的几丁质和碳酸钙等。因此,蜕了壳的软壳虾非常干净,特别是由于软壳龙虾整体都可以吃,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的虾黄达到了充分利用。它既可以是宾馆、酒楼的高档菜肴,又可以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特色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和欧洲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软壳虾最多的地区,软壳虾市场价格是硬壳虾的10倍。因此,开发软壳龙虾生产技术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nbsp&nbsp&nbsp&nbsp品种选择:&nbsp向优质多样化发展
&nbsp&nbsp&nbsp&nbsp目前全世界已经查明的淡水螯虾(龙虾)有596个种和亚种,已开发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克氏原螯虾、雅比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宽大太平螯虾、叉肢螯虾、欧洲螯虾、土耳其螯虾等。其中一些龙虾品种的品质比我国现有的龙虾品种(克氏原螯虾)要好,个体大,国际市场售价也高,如麦龙螯虾一般可长到1公斤左右,可食比率达65%~70%,国际市场售价达每公斤12~16美元。我国已引进了雅比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等澳洲龙虾进行养殖试验,一些种属之间的杂交试验也已有专家在研究。可以预见,新品种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将引导龙虾养殖品种向优质、多样化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