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重金属多被吸附在头部 食用小龙虾莫吃虾脑虾肝

842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6-8-9 00:00:00
分享到:
夏日夜晚,坐在街边各色小吃店门口,喝着扎啤,大嚼小龙虾、龙虾球等“特色美味”成为很多市民的“最爱”。但也有不少食客担心小龙虾生长在脏水里,有污染,而且重金属超标。小龙虾可以放心吃吗?龙虾肉是否对人体有害?今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今天下午,记者在省府前街等地段看到,虽未到就餐高峰,但这里集中的多家“龙虾店”已烹好全龙虾、龙虾球等,或装在大口径的圆桶里,或堆在玻璃柜中,红彤彤地泛着油光。一家摊位的服务员正把一盆盆小龙虾往洗手池旁一个半米多高的圆桶中倒。她告诉记者,这些小龙虾刚刚出锅,只有七八分熟,客人要吃,就再次加热。“这样能味道鲜美。”据记者了解,大多数摊位采取了这种分次加工的制作方法,以满足用餐高峰时段的需要。
  “泉城市民吃的小龙虾主要来自南方。”市农业局渔政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源于美国,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生物,在污染严重的水域中也能发现小龙虾,但这并不代表小龙虾一定产自污染环境或只有在污染环境中才能生长。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小龙虾确实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但是经过自然进化,小龙虾对重金属产生了“抗体”,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当重金属被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小龙虾会自然把它排出体外,至今未检测出小龙虾肉对人体有危害性。这位负责人表示,小龙虾的营养成分和市场上出售的每500克几十元的普通虾没什么区别。目前我市当地养殖的小龙虾很少,市民吃的小龙虾主要来自江苏等地,多为人工养殖,污染较少。“只要不食用小龙虾的头部,就应该是安全的。”
  据食品卫生专家介绍,小龙虾的安全隐患还存在于操作方法中。对于高蛋白质、皮硬的小龙虾来说,需要烧熟、煮透才能消灭其携带的病菌,但我市很多龙虾店把小龙虾分成两次烧煮,每次烧煮的时间都不长,如果未烧熟、煮透就可能留存病菌,存在安全隐患。他提醒消费者,吃小龙虾应前往正规场所。因为夏季龙虾、蟹等海鲜腐坏得很快,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挑选鲜活的小龙虾,不要食用死龙虾和有浓烈腥味的熟龙虾。不应吃小龙虾中绿色的“龙虾肝”,这些器官(肝脏)储存着毒素,食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此外,也不能一次性食用过多小龙虾,避免因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