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笑,因为龙虾;哭,也因为龙虾

1007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6-7-21 00:00:00
分享到:
说到合肥龙虾街,人们首先想到宁国路。其实合肥成名最早的龙虾街不是宁国路,而是巢湖南路,2002年,正是这条街14家龙虾经营户联名向本报呼吁,要求合肥市办个龙虾节,经过本报的大力宣传,从而使巢湖南路龙虾街名声鹊起。特别是2002年5月18日首届龙虾节开幕那天,15万人拥向巢湖南路吃龙虾,那阵势似乎要把巢湖南路旁新落成的屯溪路大桥给挤断。
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当宁国路龙虾街如日中天之时,巢湖南路龙虾街已日暮途穷,名存实亡。记者昨晚在这条街看到,昔日的辉煌已随雨打风吹去,街上行人稀少,不见往年食客如云的盛景,200多米的街道多数店铺已不做龙虾,当年开龙虾馆的20多位小老板们如今都已各奔前程,只剩下桥头的老田龙虾分店和街中的周记龙虾店还在苦苦地守望。
群龙无首难腾飞
是谁断送了巢湖南路龙虾街的财路?年轻的虾王田宗峰颇为自责地说:这条龙虾街是我跟怪香楼龙虾店的沙启勇领头创办的,也是在我们的手中毁掉的。2003年,我跟老沙都向外面发展,结果群“龙”无首,没落是早晚的事。
可是其他龙虾大王另有说法。朝天门的胡全认为,这条街市口不好,前面临水,不能停车;东南面又远离居民区,不能招客;只剩下一环路方向能够进人,又常常堵车。市口太小,导致它竞争不过宁国路。红福龙虾馆的韩胜也说,巢湖南路位置确实偏了一点,光靠龙虾节的宣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其他龙虾经营户都不赚钱时,光靠老田、怪香楼两家“大王”,无论如何是“带动”不起来的。
共谋发展是良策
业内人士指出,巢湖南路虽说高峰期有二三十家龙虾馆,可是真正有特色的不多,食客感觉不到张家和李家的口味有何区别,差不多家家都是麻辣味。由于没有特色,缺少老主顾,过路客往往被市口好的、会拉客的拽走了。抢不到客人的店家就骂街,导致经营户之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低层次的竞争葬送了巢湖南路,这才是这条龙虾街衰落的根本原因!”合肥市商务局的王可健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
合肥市龙虾经营者协会副会长刘吉芬在多种场合说过:经营户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同一战壕中的朋友。一条街上只有少数几家龙虾店赚钱,多数店家“赔本赚吆喝”,长期下去,不赚钱的关门走人,光有“龙头”,没有“龙身”,龙虾街的红火局面也是不能长期维持的。刘副会长还意味深长地说,事实上,巢湖南路当年存在的毛病,在今天的宁国南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那么宁国南路的明天又会怎样呢?
但愿:“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的悲剧不会在宁国南路重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