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湖北潜江大兴“虾稻连作”高效增收模式

666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7-8-31 00:00:00
分享到:
  中广网武汉8月31日消息(记者王志刚&nbsp潜江台记者王南鸣&nbsp李春红)&nbsp湖北潜江人把小龙虾从稻田送到国人的餐桌,继而加工出口,成为外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潜江市龙虾出口交货值3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1200万美元;占全省总量60%。&nbsp如今,小龙虾野生寄养--成为潜江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小龙虾学名克原氏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多年以来,人们并不怎么认识它的价值。那时,农民从湖里、田里捉到小龙虾卖给餐馆,一公斤才卖到1至2元。&nbsp
  近几年来,城里人逐渐地对小龙虾产生了兴趣。许多餐馆陆续推出了用小龙虾制出的“油焖大虾”、“香辣大虾”、“麻辣大虾”等等花样繁多的美味菜品。小龙虾主要靠天然捕捞应市,其自然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nbsp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的水网湖区,有40万亩低湖田。没有谁将这40万亩无自排能力的低洼冷浸田当做资源。这些田过去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冬季基本上是闲着。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首先在田里种中稻,等中稻收割后放水,然后往稻田里投放野生小龙虾苗寄养,小龙虾以被淹的稻桩为生长的饲料。刘主权实行野生龙虾寄养与种稻连作,除了收获一季水稻外,每亩收获小龙虾100到200公斤。创造了“虾稻连作”模式。&nbsp
  潜江市水产局副局长潘耕介绍,潜江龙虾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利用本地的低湖田资源优势来做大做强。因为低湖田大多只能种植一季中稻,一到冬季就变成了水窝子,既种不了小麦,又栽不了油菜,经济效益十分低,还增加了老百姓排涝的负担,而野生寄养小龙虾恰好利用了这些资源,水源成了小龙虾良好的生长场所,稻草成了小龙虾优质的天然饲料。&nbsp
  潜江市水产部门将这一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后,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扶持、推广。市财政年出资50万元,对发展虾稻连作的农户每亩补贴10元,优先安排贷款,协调用地矛盾,让有资金无田的农户租赁冬闲田,发展野生龙虾稻田寄养,来年收虾后交承包户种植中稻。&nbsp
  “虾稻连作”模式使原来的无人问津的低洼田发挥出每亩一年3000多元的效益。它让潜江人看到,这些低洼田是资源,并且是未得到最佳配置的优势资源。一时间,全市以往大量抛荒的冷浸田每亩每季租金高达300多元。本地冷浸田租完了,潜江人又向外发展。仅在潜江虾稻连作发源地积玉口镇,已有100多人在外租田近10万亩野生寄养小龙虾。&nbsp
  2006年初,“虾稻连作”模式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专家组的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06年4月,全省水产工作暨虾稻连作现场会在潜江召开,向全省推广“虾稻连作”模式。今年,全省“虾稻连作”面积达到130多万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