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水产专家给“全国第一”的湖北小龙虾“泼冷水”

871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09-6-8 00:00:00
分享到:
  昨日,家住汉阳马沧湖附近的罗先生,宴请从深圳来汉探亲的朋友,特地点了油焖大虾这道时令特色菜。不过,细心的罗先生发现,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小龙虾真的是太小了。
&nbsp&nbsp
  席间,武昌徐女士也有同感。她说,爱人前不久从潜江出差带回的冰冻整肢虾,看起来个头不小,实际上虾壳是软的,虾尾肉很小。
&nbsp
  小龙虾个头越来越小&nbsp
  5月16日,首届潜江龙虾节上,评出了103.8克的虾王和115.3克的虾后,分别被人以8.6万元和5.8万元的高价买走。&nbsp
  普通人争睹稀罕的时候,湖北省小龙虾专家、省水科所研究员舒新亚却毫不客气地说:“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这样的虾王虾后,太小了!”&nbsp
  上世纪90年代,每5公斤原料虾可以加工1公斤虾仁,而现在需要6.5—7公斤原料。当时,小龙虾多数在50—100克/只,有时还能见到150克的,而现在100克的已基本见不到,达到50克的虾也很少见。&nbsp
  过度捕捞,小龙虾退化了&nbsp
  食客爱虾。有专家估算,当前我国小龙虾经济总规模达到50亿元。去年,我省小龙虾野生寄养及专养面积达236万亩,产量和加工出口量大大超过2007年。江苏以池塘为主的养殖面积约60万亩,安徽以稻田养殖为主,超过60万亩。&nbsp
  与小龙虾人工养殖勃兴相对应,是野生资源的枯竭。据在潜江市等地的调查,2007年天然水域产量比2006年下降40%以上。在2000年以前,90%的小龙虾靠天然捕捞,目前,这一比例下降至40%。&nbsp
  可惜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任何保护小龙虾野生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舒新亚称,野生资源缺乏保护,加上市场利益驱动,不少地方从天然水体过度捕捞,导致小龙虾种群修复能力十分低下,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下降。
&nbsp
  小龙虾产量大,挣钱却不多&nbsp
  权威调查显示,由于只强调面积扩大,不注重技术,由此产生诸多养殖误区,导致疾病爆发,湖北省小龙虾产量虽大单产却较低:1/3—1/2的稻田养殖户无盈利或亏本,2/3以上的池塘养殖户亏本,大部分养殖公司在亏本运作。&nbsp
  这主要是苗种严重不足所致。2007年,湖北省筹建5个小龙虾人工繁育场,由于投入不足,当年全省小龙虾人工繁育量未突破1亿尾,产苗量只是需求量的1/300。&nbsp
  目前,苗种依然供不应求,价格仍高位运行,这让小龙虾养殖户难以承受。去年,黄梅县的孙红林,利用1000亩稻田养殖小龙虾,结果亏损数十万元。&nbsp
  湖北小龙虾的“第一”能撑多久?&nbsp
  2004年至2008年,湖北省小龙虾加工出口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而在湖北之前,小龙虾曾经连续13年是江苏水产加工业的骄傲。只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江苏小龙虾产业落到湖北后面。&nbsp
  近年来,江苏正在奋起直追,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之相比,我省则显得重视不够,科技入户落实不够,科研投入过少。&nbsp
  人们担心,湖北的第一还能撑多久?在5月16日举行的湖北小龙虾论坛上,邹国华、舒新亚、马达文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呼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标准,消除误区,加强有序技术培训,让养殖户熟练掌握技术,推动我国小龙虾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nb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