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化让地球的概念变小了,如今在超市,进口物品的影子也多了起来,尤其是食品。当然,国外的超市也一样。人们买东西时,选择更多了。但问题也来了,到底哪里产的东西更好呢?以食品为例,美国人似乎更喜欢本土的东西,但是美国本土的食品有吗?
挑出本土货 专家也犯难
菲尔·勒姆伯特专门研究消费潮流、新产品、食品安全等问题。日前,他来到加利福尼亚州斑鸠城的一家超市做实地调查。刚走进去不到两米,他就看到至少四种食品,让他在心里打一个大问号:这是美国产的吗?
首先看到的是笑牛牌奶酪。“上面的标签说,这是法国口味,但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生产,奶酪的原料又是从瑞士进口的。标签却是在加拿大印刷的。”菲尔说。
第二种是塑料包装的鳄梨调味酱,包装的正面,表明这种酱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但包装的背面,却印着“墨西哥产品”的字样。
他看到的第三样,是低糖的苹果片,产自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卡什米尔镇的克拉奇·帕克公司。华盛顿州号称美国的“苹果之乡”,因此可以确定,这种产品倒是真正的美国货。
“不过,当你想吃不是低糖的苹果片,就不一定是美国产的了。”说完,他顺便拿了货架上克拉奇·帕克公司生产的另一种苹果片,上面写的是“智利生产”。
菲尔说,美国人进超市平均购物花费的时间,大概在22分钟,这期间必须考虑食品的热量、食品是否安全以及贵不贵等问题。而现在,由于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美国本地产品,这样一来,购物时他们要多想一个问题:食品产自哪里?
产品排名 亚洲货排末尾
格雷斯·克拉克是旧金山的家庭主妇,她说:“如果我有钱,就买有机产品。如果钱不够,我就买美国货。这是购买农产品时的第二道防线。”
她说,在谁的产品更能保护她的健康这个问题上,她脑子里形成了一个顺序。欧洲的产品与美国和加拿大排第一,然后是墨西哥,再就是拉丁美洲,然后才是亚洲。
菲尔分析说,这不是因为美国产的食品更安全——今年美国爆发的毒菠菜和莴苣事件说明,美国货也不安全。但是,美国产食品有最好的食品检查。对美国人来说,进口食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不知道也无法证实外国食品如何进行安全检查;第二是进口后,美国对食品的检查相当有限。
堪萨斯州立大学设在纽约市曼哈顿的国际食品安全网络主任多格·鲍威尔也认同菲尔的说法:“无论食品产自哪里,你总是想知道,生产商和加工商是如何处理食品的。”
进口产品以前有限 现在几乎无处不在
但是,顾客总是希望价格越来越便宜,因此现在进口食品越来越多。不过,人们的担心也越来越多。费城圣约瑟夫大学食品营销教授南茜说,当物品越来越便宜时,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可能损害人的安全。
约有51%的美国人,购物时只喜欢美国食品。但现在,他们似乎有点难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的进口食品占14.6%,过去,进口食品比较单一,几乎可以数清楚:法国的布里白乳酪、英国的饼干、希腊的橄榄以及中国的荔枝罐头。
但现在,情况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蔬菜和水果,香蕉全是进口的,土豆和橘子,大部分倒是美国产的,但也不排除见到加拿大的土豆,以及南非和澳大利亚产的橘子的可能。菲尔说,现在这个季节,大部分水果有可能还是美国的,因为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大片的农场,阳光充足。但以后随着天气变凉,产品大多来自纬度较低的国家。
而且,超市里的很多食品根本就不标明产地或模糊产地。比如包好的色拉,里面有罗马西红柿、香料、橄榄油等,都没标明产地。菲尔说,这个所谓罗马西红柿,可能是美国产的,不可能是意大利的,如果是,应该会特别注明。香料肯定来自其他国家,而橄榄油有可能来自西班牙。另外,很多有多种成分组成的食品,标签一般也不注明组成成分的产地。
按照法律规定,海鲜应该标明产地,但在海鲜柜台的一边,龙虾的标签上却模棱两可:长在缅因州,加拿大产品。
菲尔说,生产商家是特意这么做的,因为如果标明了产地,消费者可能就不会选择这样的产品。 |
|